史上第一昏君最新章节-史上第一昏君(爱与愁)全文免费阅读-史上第一昏君笔趣阁
谁是最“昏”的那一个?翻了好几个王朝,别说你没好奇过这个问题。一个家族、一个帝国,天子宝座高高在上,可还不是被搅成一锅粥,权臣、后宫、兄弟姐妹斗个没完。我们常说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,但你只要翻翻帝王家,保准一本比一本闹心,一朝未定,一朝又糊,昏君出没,总有新花样。
其实一张卷子下来,这题真不好答。昏君有时候是胆小无谋,有时候是狠辣自毁,更多时候是蠢到天怒人怨,但又偏偏命运给了他金饭碗。你要说是他们自找的,还是身不由己?又或者,皇帝其实从来没资格做自己的主人。
说来最先出场的这位,有点像“富二代接班”的噩梦典型。秦始皇,那个大写的狠人,把六国捣碎,搅成一锅“秦汤”。可他儿子胡亥,秦二世这一茬,人生开局就烂在风口浪尖。十八个儿子,命运最后安排了胡亥上台。历史在沙丘拐了一道弯——本该继承王位的长子扶苏,被赵高和李斯一道耍得团团转。赵高怕失权,合伙做局,硬是逼死扶苏,把胡亥推到宝座前。你要是站在胡亥的角度,那天估计还睡眼惺忪:突然当了皇帝,全家人都得提防着。
胡亥当了皇帝,倒像个被人拎着走的稻草人,管不住天、管不住地,连自己的影子也是赵高帮着踩的。他怕兄弟姐妹有野心,干脆一锅端了:杀兄弟、灭姐妹,连老臣蒙氏家族都灭族。朝堂上谗言四起,大半实权落在赵高手里。宫里指鹿为马,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。到最后,天下反了,百姓拔刀而起,胡亥像个蚂蚁窝里的蚁后,只能看着赵高安排自己的人生终局——被悄悄杀掉。你要说昏,没人比胡亥更让人唏嘘:连活着都不属于自己。
往后翻一页,到西汉,刘家的烂账也是千丝万缕。汉成帝,名字挺文雅,可偏偏是个酒色财气帝,朝政扔给母家王氏。王家人仗着有后宫撑腰,朝堂都成了自家后花园。宫里宠爱赵飞燕、赵合德,朝外放权让王氏一族走马灯似的作妖,官场比今日的娱乐圈还乱。民不聊生,四处起义,成帝整天醉生梦死,最后一病不起。王莽上台,西汉一锅端。
东汉那位更是教科书上的“瘫痪型”昏君,汉灵帝,一生只在权力边上打转,爱宦官如命,身边的十常侍一个比一个黑心。老百姓被搜刮得连家底都见不到,朝堂成了贪官宦官的地盘。黄巾军、凉州乱,那年头活着比死了还不容易。等灵帝一死,后宫和宦官又玩起夺权大戏,董卓趁乱进京,东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一个王朝的末路,有时候就是从皇帝一天一天的沉迷享乐开始的。
说到晋朝,你能不提那场“八王之乱”,能不说司马家的剧?司马衷,算是世上少有的“智力型”昏君,不是他愿意——他脑子真的不够用。皇后贾南风权欲滔天,操控一切。后宫杀戮,朝堂党争,贾南风为巩固权势,下狠手杀太子。庄严的皇帝成了众王争权的布娃娃。乱到最后,连自己的生死都捏在旁人手里,死于毒杀,干脆利落,剩下的是血腥的朝堂记忆。
隋炀帝杨广,前半生是优等生,后半程一脚踩在泥土里。小时聪明,讨父母欢心,搅和太子之争拿到宝座。但自从帽子戴稳,啥都敢修,啥都敢征——运河修得天下人叫苦,穷兵黩武伤了国本。朝堂一片浮华,百姓四处造反。若要说一个人成就与毁灭同存,杨广算是一堂极致的反面教材。
到唐僖宗这一茬,真是一个太晚的少年皇帝。年幼就登基,鸦雀无声,只会当“活招牌”。宦官当政,藩镇割据,内忧外患,黄巢打得长安血流成河。僖宗自己好像一路在逃难,皇帝做得比民间逃荒人都艰苦。大唐盛世的余晖在他手里彻底暗淡,怎么治都治不好,最后英年早逝,留下的是烂摊子和没完没了的战乱。
翻到宋徽宗,待遇就不一样了,才子皇帝,书画一流,可惜治国糟糕透顶。宠奸佞、挥霍无度,把国家当自己小酒馆。北宋的最后大劫,徽宗避难求安稳,临阵撂挑子把烂局交给儿子。当然,宋钦宗上台,连破坏分子都处理了,架不住根基已坏。汴京沦陷,父子双双落难,被金兵一路侮辱和俘虏。也许他的一生,从来只适合做个文人,而不是皇帝。
元朝的元顺帝,开头还真想有点作为,铲除权臣,自己动手。可积弊难改,想拯救国家,发现四处都是烂点。索性破罐子破摔——自暴自弃,沉溺声色,朝堂无人能管,民间四处举旗。元朝一点点被朱元璋蚕食,最后顺帝狼狈逃回草原,朝代轰然倒塌。人的局限,有时候不是努力就能打破的。
明英宗朱祁镇,也许是历史里最“憋屈”的皇帝之一。年轻遇到了好股风,三杨辅政,比大部分人开心顺风。但宦官王振一上台,马上走下坡路。亲征瓦剌,被俘成阶下囚;朝堂换人还要防自己哥兄弟,回京后继续宫斗。于谦救国立大功,朱祁镇第二次上台却翻脸无情,杀功臣,贬亲王。明朝这一番周折,朱祁镇好像只会在权谋的旋涡里迷失自我。
最后到清朝咸丰,满地都是勉强。内有天平天国、捻军,外有列强虎视眈眈。咸丰一开始还努努力,但天赋跟不上形势,改革没多少成效,天朝几百年闭关锁国“锅”砸得他晕头转向。英法联军打进北京,皇帝一身狼狈逃承德,国事烂到交给慈禧。最后一路沉溺享乐,直到死在山庄——清朝的最后命运,也就这样,渐渐垮掉。
我们喜欢说“昏君误国”,但你真翻开这些人的故事,又有几个真能单纯归结于个人呢?家族斗争、权臣掌控、外敌环伺,有年幼、智愚,也有自毁、苟安。做得了皇帝,却做不了自己的命运。
或许,历史终究不是一个人的成败。有时候,昏庸只是千万无力里的一个缩影。那些帝王们,有的是身不由己,有的是自甘沉沦。他们或许本该只做一个平凡人,却偏偏被扔上了世界的高台。谁说高位不冷?谁又说昏庸与明智,早已一锤定音?历史不言,后人自有各自的答案。
